
个人简介:
郭锦源,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大同人。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官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级学生,班级:21060241,学号:2106040819。现任中北大学创新精英研究院院长,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官网科协主席,21060241班学风监督员,曾任鸿蒙生态&IOT实验室主席,中北大学iCAN创新社社长。平均学分绩点4.19,综合绩点4.69,荣获第十四届校长奖章(中北大学本科生最高荣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综合素质特等奖学金(两次)、“仪电之星,榜样的力量”年度实践人物等;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2项,科技竞赛硕果累累,曾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36项;曾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大学生“返家乡”志愿者等社会实践,并被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现已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院士团队。
如果你觉得前12年的求学生涯是对我们基本能力的培养,那么进入大学之后,我们就要思考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想成为像华罗庚先生那样专注、勤奋的人,作为一名电科专业的学生,22门专业核心课程,20门90分以上,其中两门课程满分,这是对我专业水平的最好证明,去年,我仅作为大三学生便获得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本科生综合素质特等奖学金。

我想成为像南仁东老师那样勇于追求创新的人,大学三年暑假我全程留校,科技创新类赛事共斩获16国奖,尤其是在去年的全国超级赛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们团队研发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获得“黑科技”专项赛星系级作品,即国家特等奖,山西省唯一,突破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记录,我们的参赛事迹也得到了人民日报,黄河电视台等。


走遍12座城市,斩获21国家级奖项,36省级奖项,我喜欢挑战不可能,并且我做到了。梦想有的时候就是那一股子闯劲,记得大二的时候,我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赛题下发后,做设计,写代码,调参数,四天三夜的比赛时间,我只睡了不到20个小时,好多次陷入困境和绝望,但是我们都扛了下来,当时甚至为了节省经费,我们三人蹲在面包车的后备箱里和材料抱作一团,最终成为我校唯一一组进入全国复测的低年级学生团队,那段日子很苦,但回忆很甜。

我想成为像张桂梅校长那样无私奉献的人,我从大一加入创新精英研究院,从实验室骨干,到实验室主席,再到现在的研究院院长,在提升自己的同时积极反哺“传帮带”;这三年里,我多次担任主讲人,为同学们进行普及培训,分享我的竞赛和学习经验,并将学习心得,分享于CSDN、bilibili等社交平台,帮助学弟学妹们解决困惑,现已有近10万访问量。

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接过雷锋精神的时代火炬,将心中的温暖,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助农、支教等场景都出现过我的身影。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我成为逆行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十余次,时长累计50多小时。

我想成为像钱学森先生那样追求卓越的爱国科学家,我在大一时一手组建起属于自己的科研团队,在一项省级大创项目中,我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毁伤测试机器人,并获得省级优秀结题,我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软件著作两项。我很享受解决困难的过程和将想法成功落实的快乐,也因此真正热爱上了科研。

大三时,我很幸运加入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集成与测试课题中做科研,针对项目高精度测试需求,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中“做”,“做”中“学”,每周科研时长超40个小时,最终提出采用PID电磁反馈增加光纤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的解决方案,在此期间,我做过脉宽调制、恒流源、恒压源作为输出,做过24路ADC采集,做过温度调节装置稳定激光器工作频率等等,成功过,也失败过,这些经历练就了我勇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
今年7月,我作为山西省本科生代表,向山西省教育厅厅长马骏同志汇报了大学三年的成长经历和实践成果,他为此提出肯定和赞许,并殷切期望我能继续努力,为祖国科技强国添砖加瓦!

今年9月我顺利获得推免资格,并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的offer。我想成为像袁隆平和钟南山爷爷那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科学家,所以我选择继续深造,最终进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刘明院士团队,深耕新型存储器设计与集成技术,破解国产存储困境。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最后我感谢学校学院对我的培养与支持,各位师长的悉心教导,以及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和包容。
创新精英研究院
2025年1月18日
初审/初校:李嘉欣
二审/二校:闫晓燕
三审/三校:王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