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1日下午第7、8节课,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官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及集成电路综合实践模块教学小组邀请北京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兼学科带头人侯立刚副教授来我校讲课,为参加集成电路综合实践模块课程的老师和同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思路和对微电子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专业方向的认识,起到激发专业兴趣,提供知识联系,诱导完善学生自身知识体系,开阔国际化专业视野等目的。
上课地点在10201阶梯教室,参与课程的是微电子专业大三的三个班同学、集成电路设计综合实践的授课教师团队和微电子专业负责人。现场实际人数约为120人左右。
课程起始,侯立刚老师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生动而富有亲和力的介绍了自己的简历,特别是着重讲述了自己在集成电路设计专业方向上的科研项目经历和诸多感想,穿插其对集成电路设计工业领域的总体认识和一些学习和就业上的建议,语言生动而幽默,引起了同学的兴趣,取得了现场上课同学的情绪认同,产生了良好的引入主题的效果。
然后,侯立刚老师着重开始介绍自身对集成电路的认识,通过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和设计思想做案例性展示。期间,为了更生动的时序逻辑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侯老师邀请前排的两位同学上讲台扮演寄存器作现场演示,通过数据传送流程的演示性操作,引导大家建立延迟、冲突等关键性概念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时序电路设计中应当注意的关键要点。

之后,侯立刚老师以一些典型的实例和演示性图片展示了常规的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及其中应当注意的重点问题,特别着重介绍了设计方案在工程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如何与工艺相配合、兼容等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应用和工程的角度来考虑一个完整的项目和设计方案应当如何实施。
此后,侯立刚老师从其科研项目和多次参加国际集成电路会议的角度出发,展示了几个当前国际主流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团队正在开展的研发工作案例,从工业应用的角度展现了集成电路产业常规的几种技术发展模式,从产业性能、成本和研发周期几个角度对集成电路设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和努力方向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一方面以实际案例展示集成电路工业的技术内核,去除集成电路高门槛之内的技术神秘感,另一方面为同学们如何学习集成电路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和方向,收到良好的效果。
课后,侯立刚老师作为2017中国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的资深组委会委员,和我院参加大赛的选手同学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参赛流程,工具软件及参赛建议等方面的问题,侯老师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和大赛组织的多方联系,协调解决其中存在的组织流程、使用工具上的问题,并为参赛同学的选题和比赛方案提供了建议指导。


综上,本次邀请校外专家来校授课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上课的同学积极性很高,在侯立刚老师提出CMOS电路一些基础的器件和工艺问题时,现场多位同学快速提供了正确的答案,使侯老师对我专业同学的学科基础连连称赞。课间,侯老师多次表示我们同学的专业基础予以高度评价,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同时他也指出希望同学们在专业视野、实践主动性和组织协调等方面予以加强,这些素质能力与我们正在开展的本科专业工程认证中的非素质能力要求不谋而合。


本次校外专家课程在同学、相关授课老师和专业建设责任人圈子里也收获了很好的评价,希望以后这种形式能成为一种标准模式和常态。但由于初次组织,组织流程的规范性和保障性制度尚不完善,课程中间留下的现场资料也偏少,不利于进一步扩大影响。因而下一步应当在校外专家课程的组织实施制度以及课后专家授课补助的保障制度上完善并固化,才能建立有效常态化的机制,更好的为专业建设服务,并真正达成本科专业工程认证所期望实现的真正目的。
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官网团委
2017年5月22日